20230225

[翻譯] 若世間是舞台,人類就全是演員_梅津瑞樹

ザテレビジョンgenic. Vol.7 2023.2.14發售
電子版:https://bookwalker.jp/de9254c003-367a-4085-b608-461806c39cb4/

——SOLO Performance ENGEKI第三彈,由梅津瑞樹一人芝居的《HAPPY WEDDING》上演。梅津也在2021年的同企劃中以《HAPPY END》挑戰了一人芝居,其中的醍醐味是?

梅津「之所以會有前作《HAPPY END》,是製作人幫我實現了想要挑戰一人芝居的願望,度過了每天都很幸福的日子。如果是一般舞台的話,終演後會跟其他共演者一起聊天,(因為一人芝居的關係)回家後會感到十分孤獨,那也是非常好的經驗。雖然我覺得自己是一個獨來獨往的人,但我想人類本來就都是孤獨的。比起把期望放在他人身上,我好像更傾向於察覺不足的部分就自己去補足的方面。因此,我覺得我更適合一人芝居的表演方式。

雖然(在演劇界中)經常說『演劇是大家一起完成的東西』一人芝居也是許多人一起做出來的東西,但是當布幕一拉開,在那一小時半的時間裡,在台上能有所作為的都只有我自己一人而已。一方面可以說自己做的東西自己負責,另一方面也是一個人承受所有。在前作《HAPPY END》時,包含旁白都是我自己念的,在(台上的)只有自己的聲音跟自己的身體而已,我覺得那個感覺也很好。」

——梅津覺得自己適合一人芝居

梅津「《HAPPY END》的時候有很多人來看,但如果問同世代的演員們要不要試試一人芝居時,大家都異口同聲的說『絕對不想做』(笑) 所以就能知道會來看這個一人芝居的觀眾,都是為了看我而來的,可以實際感受到有多少觀眾對此有興趣。除了可以測量自己在社會上的價值,業界的人也可以在現場計算『這個演員可以招來這麼多的觀眾啊』(笑)

這次的票價不也是大概一萬日幣左右嗎,我一個人就收了這樣的票錢,不好好負起責任可不行。雖然經常有『現場演出的舞台一定有其存在的價值』但我覺得這句話只是一種理想。因為是現場演出所以有價值,這件事情有什麼根據或基礎嗎?所以我認為,在我們這邊(舞台工作人員方)來說,觀眾付了多少票錢來,在那個位置上可以看到什麼東西,(在製作舞台時)也把這些一起考慮進去是比較好的。」

——第二彈的《HAPPY WEDDING》跟把一個男人的一生演完的前作不同,這次是梅津一人演出各種不同的角色

梅津「一般如果聽到是一人芝居,就會覺得是一個人演完各種角色的戲,想要做一次這樣的東西看看呢。這次的故事場景是一個婚禮,而這些來參加婚禮的人,不分年齡或性別都是我來演。

看到劇本中有三個女性同時在講話的橋段,忍不住想『啊咧?這個要怎麼演啊』(笑) 雖然直觀的想法就是只演正在說話的那個人,然後換別的角色說話的時候就切換過去……其實這個方法在以前就試過好幾次,就算自己覺得有好好的把不同角色表現出來,但旁人看來還是有點難懂的樣子(笑)

TEAM-NACS COMPOSER ~響き続ける旋律の調べ(2005)也有這種同時演多個角色的橋段。在這個作品中,聚光燈會打在演員的半邊臉上,根據不同的聚光燈角度表現不同的角色。這樣的演出方式我也覺得是可行的。

雖然這次與前作的故事上並沒有關連,但是如果是看過前作的人在看這部時大概也會有會心一笑的部分。松田凌與生駒里奈所出演的《我和瑪麗・喬爾的7322個之愛》跟前作有一起出成非常超值的藍光套組(笑),可以的話請一定要看看前作。」

——這次在公演開始前就宣布追加公演,可見有多受期待呢。

梅津「雖然不知道增加一場公演可以增加多少人來看戲,但想為那些想看卻不能看的人提供一點可能。在日程安排上就會變成連續兩天都是一天兩場的日子,所以追加一場已經是極限了。

在前作公演的時候,其實比自己想像的還要累很多,希望能有更多時間可以去思考等等,這次的排練時程也稍微增加了一點。說是這樣說,我的體力能不能負擔根本就不重要,(本作)也不是說整場都是動作戲或者一直在唱歌,是在能辦到的範圍內盡全力去演繹。初日跟千秋樂都有配信,如果讀了這篇訪談的話請一定要看看這部(笑)」

——這除了舞台劇之外,還有綜藝節目跟電影,甚至連自己的作品都出版的現在,多方面的才能都得到發揮。而這些創作的根源,據說都是「怒意」而來?

梅津「對他人的嫉妒、對自身的憤怒,或者對這個捉摸不定的現實狀態的不滿,有各種怒意在我心中。在這個沸騰了好幾個小時燉煮的鍋,正好是可以做點什麼東西出來的根源。

前幾年開始我就經常說「這樣下去情緒會越來越平淡」的事情,不過現在感覺還沒有很平淡,還行(笑)雖然曾說過自己無法真正跟他人彼此理解,但就因為想要理解他人所以才會有對話。我想這就是藝術創作的根源吧。因為有想要傳達出去的想法,所以付諸行動做了創作。我想要理解,也想要被理解,但因為無法順利的達到想要的成果所以覺得焦躁。」

——以這份焦躁為動機做了各種挑戰後,實現了夢想。接下來想做的就是個展跟參加創作展了吧?

梅津「以前就有將短篇小說用影印的方式自費出版,然後參加活動過了說(笑) 要出版一本書要花很多錢跟時間,想要用更簡單的方式,將以前還未能發表的作品公開出來。比如利用超商的雲端列印功能(把作品公開)之類的,想玩玩看這些。現在的書也可以買電子版,『擁有這本書的實感』感覺不太能被滿足。如果能有類比物的話,大家應該會覺得很高興。

關於個展,原本有做立體造型跟多媒材創作,大學入學之後也創立名為『日本文化研究會』但內容跟日本文化無關的社團,在藝術祭的時候展示了作品。說起來前年的生日用黏土做了假面之類的東西,搬家的時候沒有丟掉也留下來了。

雖然現在有許多不得不做的事情,但如果真的想要做什麼的話,我想沒有東西是辦不到的。」

取材·文:尹秀姬
攝影:神戶健太郎
翻譯:迎光
協力:牛子